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舒歌群: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人才的思考

发布者:陈燕发布时间:2024-11-08浏览次数:118

编者按: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揭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规律。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本期推出“教育强国建设重大关系研究”专题,约请大学书记校长和专家撰文探讨如何深刻理解把握教育强国建设五个重大关系,如何在高校办学实践中处理好这五个重大关系,进一步提升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人才的思考

舒歌群

摘要: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要求。新时代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育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着力增强人才培养的适配性;筑牢支撑体系、优化发展生态,厚植人才成长的沃土,为培养社会栋梁之才注入新的活力。关键词  人才培养;社会需要;学科专业;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各项成就,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的内涵要义,全面部署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任务,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其中,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关键所在。马克思在19世纪就提出教育要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观点,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伟大教育家孔子曾提出“学以致用”的观点,明代杰出教育家王阳明则强调“知行合一”,这些重要理念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主张从社会现实需求出发培养人才的集中体现。面向社会需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也是我们党一百多年来领导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一条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寄予厚望。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是扎根中国大地自主培养各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中,如何遵循新时代人才成长成才规律,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配性和有效性,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类创新人才,以人才驱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时代课题。满足社会需要是衡量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标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立足“两个大局”,把准时代脉搏,培养更多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人才和智力支撑。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教育不仅是个体发展的工具,更是社会进步和变革的重要力量。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出既有文化素质又有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这种人才能适应并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培养人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适配度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的关键力量。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党的二十大立足全局、面向未来,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专章部署。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适配度,是高校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核心目标之一。顺应时代变化、满足社会需要是人才培养成功的“指南针”。马克思认为,“社会需求”是一个有别于“个人需求”的需求,无论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存在着维持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共同需要。当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规模还不够大、质量还不够高,人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在顶尖人才储备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阵地,高校应顺应时代变化,坚持“四个面向”,努力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创新的产生、深化和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全球面临着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在这一国际竞争激烈的时代大背景下,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仍然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1.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培养跟不上市场的需求。据2016年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估算,到2025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领域的人才缺口将分别达到950万人、45万人、103万人和400万人。其中,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新兴前沿交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明显紧缺,亟需一批领跑者和开拓者引领发展、驱动创新。人才分布不均衡。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供需矛盾,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教育资源、政策环境等存在差异,导致区域人才流动呈现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从中西部地区向东南沿海地区聚集的明显趋势。对人才的要求更高。随着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新兴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有高学历、高技能,还要有交叉学科背景,管理、组织能力较高等复合型需求。2.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存在不适配现象面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适配度,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毕业生“求职难”和“人才荒”并存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高校“教非所需”“学非所用”“用无所教”,就业市场“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就业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十分常见。从“高”的方面看,当今大学生对全球重大问题不够敏感,对科技创新和社会变革缺乏深刻认识。从“低”的方面看,部分学生眼高手低,实践技能低,缺乏核心竞争力。这种尴尬的局面,归根结底是由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适配。当前的教育体系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部分教师队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行业背景,难以将最新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融入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以及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各自为政”的状况,很容易导致毕业生就业时难以满足社会需求。面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高校同质化发展严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招生与就业联动不足,供给与需求对接不畅也加剧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配。3.学科设置与培养模式滞后于社会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迭代更替,高校学科设置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社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学科专业既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支柱,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就高校而言,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对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性、导向性作用,决定了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和特点;就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学科专业的设置布局关系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匹配的程度和水平。当前,我国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千校一面”的困境亟待破解,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联动不紧、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高等问题屡见不鲜,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模式和周期相对滞后,特别是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领域。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多还是学科专业布局下的批量化培养方式,存在着重知识、轻实践的倾向,未能与时俱进根据新时代、新变化、新要求及时调整。与之配套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实践等关键育人环节也相对滞后,存在内容陈旧、与现实脱节等较为明显的缺陷。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突破口,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主张执行不够有力。高校人才培养与相关部门、产业界、科技界、企业界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接不畅的问题,高校与“政产学研用”各环节深度融合、多元协同育人的新机制、新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新时代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人才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这为新时代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类创新人才,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新时代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必然是听党话、跟党走的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系统构建“大思政”格局,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贯通学科、教学、教材、管理等各体系,大力培养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要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推进“五育”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实现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牢记科教报国初心,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必然要以“爱国”为底色。构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大学文化育人机制,是抓好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的战略需求。高校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挖掘本地、本校红色教育资源,打造特色育人品牌,有效利用重大活动、重大纪念日等契机,依托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载体,持久生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浸润式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满足社会需要的行动中。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是为“两弹一星”事业培养尖端科技人才而成立的红色大学,学校通过入学教育、设立校风传承月、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方式,在育人的全过程中传承、弘扬抗大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2.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增强人才培养的适配性坚持有效超前有效匹配原则。加强人才供需预研预判,针对国家和区域中长期人才规划,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推动高校既要响应国家战略,又要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如中国科大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号召,成立全球首个科技商学院,融合自身学科优势,突破传统教学组织形态和专业学科局限,着力培养“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这便是一种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有益探索。加速建立并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高校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从自身定位出发,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原则,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为牵引,发挥学校特色优势,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迭代升级一批传统学科专业,淘汰一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配机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应深化“四新”建设,聚焦科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新兴、急需、紧缺专业超常布局,持续推进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围绕区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地方发展战略和优势特色产业设置专业,构建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的联动发展机制;围绕学生发展需求,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专业内涵建设,完善各专业知识图谱、能力图谱,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以中国科大为例,1958年建校之初设立的13个系,均紧紧围绕两弹一星任务和当时国家建设所需,这些专业设置,不仅瞄准国际科学发展前沿,也适应中国当时的科技发展任务和重点建设方向。近年来,为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国科大对本科招生专业进行优化、梳理,撤销不适应当前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本科专业6个,新增量子信息科学”“临床医学”“行星科学”“网络空间安全等本科专业11个,紧扣社会需要,积极培养全面掌握基础研究知识和前沿科技开发技能的人才。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强化多元协同育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应把培养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人才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鼓励基础学科长周期贯通培养,试点项目制学科交叉培养,建立进阶式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全面落实实践育人要求。无论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都要瞄准国家需求和社会需要,强化政产学研用一体推进,建立完善高水平创新实践平台,构建大学、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全要素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最新科研发现和技术成果融入课程体系,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实习、实训、实战中提升解决真问题的能力。中国科大经过多轮迭代升级,推出“科教融合、争创一流”3.0版本,统筹发挥好国家实验室、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科教融合单位的协同育人作用,大力培养基础宽厚、专业精深、创新活跃、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兼具的紧缺人才。学校多年来探索形成的“两段式(通识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2+X培养)、三结合(科教结合、理实结合、所系结合)、长周期(本硕博一体化)、个性化(100%自主选择专业)、国际化,被证明是优秀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3.筑牢支撑体系、优化发展生态,厚植人才成长的沃土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水平高超、了解社会实际需求的教师队伍。高校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首先要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熟悉社会需要的教师队伍。要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围绕社会需要这一关键着力点,强化紧缺领域师资培养,支持教师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域学习与研究,以适应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大势。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人才工程引领,充分发挥科学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让科学家同时成为教育家。一直以来,在高校中存在部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轻育人的问题,为引导教师回归立德树人初心,中国科大改革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方式,明确不同类型和不同岗位教师教学基本工作量,持续推进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在人才引进、专业技术职务聘用、评优奖励、岗位晋升等环节中,将相关教研活动、实践教学活动、编写教材、案例、相关学生工作经历等纳入评价体系,遴选推荐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立德树人表现优异的教师。在教师职称评审中,强化一线学生工作经历,明确规定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须有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并考核合格,须满足相应教学工作量要求。这些变化使得教师对教书育人的认识更加深入,探索教学模式创新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完善科研平台设施,搭建多元化学习平台,让人才培养“接地气”“有利器”。依托一流科研平台设施,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中国科大利用国家实验室、重大科研平台和科技基础设施等创新平台育人,在有组织科研攻关中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大胆鼓励青年人才“揭榜挂帅”,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对于应用型高校、职业院校而言,要加强与地方、企业、行业合作,搭建与时俱进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实训基地,构筑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多元个性学习平台,让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探索人才全周期成长评价机制,构建创新人才成长的优良生态。创新的“种子”要长成参天大树,土壤、阳光、水分、气候“一个都不能少”。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既包括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也包括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各类创新人才。不同类型的人才要根据不同定位,分类制定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推进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增值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人才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创造优越的成长环境,为培养社会栋梁之才注入新的活力。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汇聚社会多方“合力”。高校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大势,以更加主动的精神和更加有效的作为,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对高质量发展的响应度,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原载2024年第20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hK0zNgizkfbms1TGZPDzg